衡水市:主动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
2019-02-23 16:47:00 访问量:

来源: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本刊记者 赵林

位于河北省东南部的衡水市与北京市、天津市有着割舍不断的牵连,历史上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向北蜿蜒进京,滏阳河上繁忙的商船汇入海河通衢问津。但是,这种天然的地缘关系在过去很长的时间里,并未转化成发展优势。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让衡水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衡水市作为重要节点城市之一,被列为南部功能拓展区,重点承担农副产品供给、科技成果产业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功能。

积极融入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

衡水市位于京津石济中心位置,铁路、高速纵横交错、四通八达。衡水积极发挥区位交通优势,不断完善现代交通体系,打造京津冀区域交通物流枢纽,重点建设京衡、津衡、石衡、衡港、衡济五大通道和衡水机场、冀州通用机场两个机场,构建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

石济客专已于2017年12月建成通车,这也标志着衡水市迈入高铁时代。邢衡高速已于2016年12月正式通车。雄商高铁建设方面,衡水市正积极与河北省发展改革委、铁路总公司、铁三院等相关部门沟通对接,全力配合开展铁路总公司、铁三院现场勘探路线、线位设置,目前设计方案正在修改完善中;石衡沧港城际铁路建设方面,衡水市积极配合开展铁路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环评、落实铁路综合开发用地及土地预审等项目前期工作,目前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社会稳定分析、节能报告等四项工作完成,并获得核准;石衡高速方面,前期工作已完成,已移交石家庄石衡高速公路项目筹建处;邯港高速方面,正在配合项目公司办理监控中心选址工作。此外,衡水市正在加快跑办对接景德高速、邢衡城际、雄安快速通道等项目。

京津“菜篮子”里多了衡水品牌

衡水市农业资源丰富,素来是京津重要的农产品供应基地。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以来,衡水市充分发挥自身固有优势,积极引导农民面向京津市场,加快建设都市型农业。2017年,衡水市明确提出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围绕深州蜜桃、饶阳蔬菜葡萄等特优农产品,制定全过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设施蔬菜面积达到90万亩以上,形成了“五线”“十片”的果蔬和肉食品基地。

衡水市努力把“舌尖上的衡水”做成品牌,把衡水农产品的菜篮子越做越大。自2016年起,市财政每年安排1000万元作为发展资金,重点支持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合作、成果转化、品牌创建。如今,一个科研院所、一名首席专家、一个服务团队、一个专业协会、一个检测中心成了该市每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的标配,打造了10个产业特色鲜明、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农业科技推广示范基地。

现在,清晨采摘的蔬菜,中午就能上京津市民的餐桌。仅仅2017年,衡水销往京津的蔬菜高达135万吨、生猪41万余头、牛奶产品2000吨,优质果蔬和畜产品在京津市场的占有率不断提升。截止到今年10月,全市共有注册农产品商标500多个,养元六个核桃、汇源旭日升、裕丰京安、衡水老白干等跻身中国驰名商标。

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

2015年,北京威克多制衣中心整体搬迁到衡水市,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后北京首个整体搬迁至河北的企业。现如今,北京威克多在衡水有300余亩的园区、最先进的设备、超前理念的厂房、国际化的服装产业园区;威克多把北京空闲出来的厂房打造孵化器,吸引新锐设计师进驻,实现研发在北京,生产制造在衡水的经营格局。衡水则借助威克多的进驻,成功地建起了创意服装产业园区,先后吸引北京五木服装有限公司、北京方仕工贸有限公司等服装终端产品生产项目落地。服装生产项目的聚集,又为辅料、面料生产,服装纺织物流服务,服装人才的聚集增添了新动能。

维克多只是衡水市积极承接京津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疏解地的推力、承接地的拉力、相关产业的引力,在衡水市汇聚成京津冀产业协作的强大合力。仅2017年一年,衡水市举办了衡水湖马拉松国际商务洽谈会、衡水特色产业推介会等16项招商引资活动。紧盯京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等行业动向,衡水开展精准对接,截止到2018年9月底,衡水市对接京津合作项目达到630项,总投资6317.6亿元。其中,已建成投产和正建设中项目共279项,总投资2210.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113.6亿元。稻香村糕点、王致和腐乳已经投产,北京东来顺预计年底投产,北京京酿高档调味品生产项目车间主体已完工;占地3000亩的中华老字号食品产业园,将让人们耳熟能详的北京老字号,在衡水大地焕发出新的发展活力。

深化人才发展机制,协同创新创业

引进一个创新创业的领军人物,就可以带出一个创新创业团队,创造一批高新技术成果,催生一个新兴产业。为此,衡水市着力构建吸引高层次人才、高科技成果创业、加速转化的政策体系和机制体制,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入推进“百千万人才兴衡”行动计划,并将主攻目标锁定以中科院为核心的高端科技资源,重点搭建了“中科院+”“院士+”“千人计划+”“硅谷+”四大协同创新平台。

凭借着运营费用足额保证、科研用房免费提供等多项优惠政策,仅今年年初,衡水市拿出1.89亿元对创新团队、企业和领军人物进行奖励,衡水市已成功引进中科院12院所,包括制药、绿色建材、养老等在内15个高端科技成果产业化项目;院士工作站已达到17家,涵盖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现代农业等多个领域,进站院士达到24名,实施院士合作项目13项,启动了中科院钒钛产业全系、中科院超临界CO2发电设备、国际生命科学院等10多个百亿级战略协同产业项目,落地建设了数字金融及信息安全产业园、绿色高性能基础材料、玄武岩产业园区等高科技项目,引领了城市经济发展的前沿方向和高端水平;千人研究院专家在衡水市挂牌成立,10多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在衡水市设立工作站或开展项目合作,正在推进数字金融和信息安全、新材料产业集群、二氧化碳发电装备、中美干细胞与再生医学衡水中心等产业集群;美国硅谷博士团队研发的8个项目通过评估,已达成入园意向。

打造京津冀健康新生活

衡水湖是华北地区单体面积的淡水湖,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保护区,也是京津地区重要生态腹地。上世纪围湖造田、与湖争地曾给衡水湖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提出以来,衡水市加大整治力度,以林业园区建设、绿美廊道建设、环湖环城绿化等工程为重点,实施衡水湖生态恢复保护工程和深化“一人一亩林”平原绿化工程,即实现市区面积100平方公里、湖区水面100平方公里、环湖造林100万亩、市区人口100万人,打造冀中南生态涵养区。

如今的衡水湖湖体治理及生态修复取得了质的飞跃,湖周边已建成千亩以上林业区11个,最大林区植树1.6万亩,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53%,10万亩生态林海犹如绿带绕碧水,吸引了323种鸟类在此繁衍生息,衡水市正力争2021年全年森林覆盖率达到36%以上。近百平方公里的森林,加上近百平方公里的水面,将其建设成京津冀地区最大的“生态公园”。

一湖秀水悠悠,两岸绿意相随,衡水湖正在成为都市向往的休闲胜地,沿环湖赛道跑一场马拉松、到园博园最美花街尽情徜徉、在航空运动小镇体验热气球飞翔、到滹沱河畔看中华大赛马……

依托优良的生态环境,衡水市正积极打造休闲健身游、康养游、周末游目的地,一条集合了“文、教、医、养、健”大健康全产业链正沿着衡水湖畔渐次铺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也正成为京津与衡水、城市与乡村连接的纽带,深州桃花节、饶阳蔬菜葡萄节、枣强玫瑰花节吸引着京津的游客前来。花香四溢、瓜果飘香的一系列特色农业节会,也吸引着越来越多京津冀游客的目光。2017年,全市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各类经营主体达77家,旅游总收入达135亿元,接待京津冀等地区游客1700万人次,两项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错位发展,服务雄安新区

衡水市高度重视与雄安的对接,专题研讨规划纲要,积极融入顶层设计,对照新区功能定位和总体规划,深入研究,科学研判,再度审视,进一步完善衡水市进出新区“南大门”、产业“新腹地”、生活“近郊区”、环境“后花园”的功能定位,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河北省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全力推进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决定>的分工方案》,目前正在产业合作、创新合作、服务合作、人才合作、农业合作、生态合作等方面加强对接。北部重点承接与雄安新区相配套的高端装备等产业;中部重点推进信息产业、生物健康、功能材料等产业;南部规划集中打造高端商务区、休闲健康、文化旅游等高端产业区,打造承接非首都功能的“微中心”;东部重点聚集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筑、铁塔钢构等产业。

目前,衡水市已与雄县签署合作协议,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的故城·雄县绿色生态产业园正在稳步推进,雄安塑料包装、制鞋、塑胶等企业100多家已搬迁入驻,安新制鞋产业园、雄县乳胶产业园、塑料包装产业园正在加快建设,河北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已把绿色印刷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挂牌为“河北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出版产业承接园区”。

紧抓机遇,搭建平台,借势借力,招商引智,位于京津冀腹地的衡水,现在已成为南下北上、东出西连的黄金十字路口,京津冀生态新屏障、雄安新区“后花园。今年前三个季度,地区生产总值1068.4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4亿元,同比增长了6.8%和16.6%,增长幅度在全省均名列前茅,衡水走出了一条借势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创新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