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罗冉
导语
4月2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以下简称《规则》)。这是继2020年电力中长期交易、2023年电力现货市场两项基本规则出台后,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进程中又一关键性举措,将成为指导各地建立和完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的重要依据,全面规范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运作,系统强化电力市场机制协同,为推进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筑牢制度基础。
作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1+N”规则体系的关键“一子”,《规则》的出台,标志电力中长期、现货、辅助服务三大主要交易品种的规则顶层设计基本建立,也标志着我国电力市场改革迈出系统性突破的重要一步。《规则》出台的意义远不止于解决当下问题,更在于为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搭建“四梁八柱”,推动各地分散的辅助服务市场向全国“一盘棋”整合,促进跨区域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从“局部最优”到“全局最优”的跃升。
文件梗概
《规则》共12章67条,包含总则、市场成员、市场设立、市场品种、交易组织、费用传导、市场衔接、计量结算、信息披露、风险防控、监督管理、附则。主要内容包括:
一是明确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范围。辅助服务市场经营主体包括发电企业、售电企业、电力用户和新型经营主体。特别明确了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经营主体地位,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参与调节。
二是规范辅助服务交易品种设立流程。由电力调度机构根据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要,提出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建设需求并拟定分析报告,报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和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会同省级价格、能源主管部门组织论证需求合理性,制定实施方案报国家能源局,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同意后实施。设立新品种时,应依序开展模拟试运行、结算试运行、正式运行相关流程。
三是健全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明确按照“谁受益、谁承担”原则,结合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情况,建立辅助服务费用传导机制。电力现货市场连续运行的地区,符合规定的调频、备用等电力辅助服务费用,原则上由用户用电量和未参与电能量市场交易的上网电量共同分担。
四是明确与电能量市场衔接机制。明确调频、备用、爬坡等有功辅助服务市场与现货市场可独立出清,具备条件时推动与现货市场联合出清。经营主体提供辅助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电能量费用按照电能量市场规则结算。
五是理清电力市场运营机构职责。电力调度机构负责提出辅助服务需求并统一采购,负责辅助服务交易组织、市场出清、服务调用、费用计算、提出安全约束、开展安全校核等业务,负责辅助服务市场运营监控工作,负责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与辅助服务市场相关的技术支持系统。电力交易机构负责经营主体市场注册、变更和退出等相关服务,负责披露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信息,负责提供结算依据。
内容亮点
《规则》的最大“亮点”在于:加强顶层设计,首次出台国家层面的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基本规则,对各级电力市场的规范运作起到积极的推动和指导作用。此前,各省辅助服务市场补偿标准、交易品种差异大。通过打破市场壁垒,促进辅助服务资源更大范围的优化配置,更好地服务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
在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的经营主体范围方面,《规则》进一步扩大了提供电力辅助服务的经营主体范围,即除传统火电和水电等发电企业外,储能企业、虚拟电厂、智能微电网、车网互动运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均已纳入,多种类型灵活性资源的调节潜力得以充分挖掘。
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化品种设立方面,相较2024年2月印发的《关于建立健全电力辅助服务市场价格机制的通知》中规定的调峰、调频、备用品种,《规则》拓展了辅助服务市场边界,适时引入了爬坡这类市场化品种,并明确了爬坡服务的定义和费用计算方式,通过丰富辅助服务市场化品种,形成“秒级—分钟—小时”全时间尺度调节需求,充分调动灵活性资源主动参与电力系统调节的积极性。
政策机遇
发电企业:可以参与调频、备用、调峰等多种辅助服务市场,通过提供这些服务获得额外收入。例如,火电企业通过灵活性改造,能够更好地参与深度调峰服务,获取调峰补偿。在一些地区,深度调峰补偿价格较高,能够显著增加企业的收入。
储能企业:可以凭借其快速响应、双向调节等优势,参与调频、备用、爬坡等多种辅助服务市场。例如,储能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提供大功率的充放电,满足电网的快速调频需求,获得调频补偿;开发更高能量密度、更长循环寿命的储能电池,降低储能系统的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与发电企业合作,提供联合调频服务;与用户合作,开展需求响应储能服务,实现多方共赢。
虚拟电厂:可以整合分布式发电、储能、可控负荷等资源,形成一个虚拟的“电厂”,参与辅助服务市场。例如,通过聚合大量的分布式光伏和储能系统,提供调峰、备用等服务,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时调整各分布式资源的出力,满足电网的辅助服务需求,提高整体收益;在电力现货市场中,通过优化调度,实现分布式资源的经济运行,获取电能量收益。
智能微电网:可以根据自身负荷特性和分布式资源情况,优化内部调度,提高自主运行能力。例如,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合理安排分布式发电和储能系统的出力,满足内部负荷需求,减少对大电网的依赖;可以将多余的电力或调节能力提供给大电网,参与辅助服务市场,在电网需要调峰时,通过调整内部负荷和分布式资源,提供调峰服务,获得补偿;通过整合太阳能、风能、储能等多种能源,实现多能互补,提高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车网互动运营企业:可以整合电动汽车的电池资源,参与电网的调峰和备用服务。例如,在电网负荷低谷时,引导电动汽车充电;在电网负荷高峰时,通过车辆到电网(V2G)技术,将电动汽车的电能反馈给电网,提供备用服务,获得补偿。
电网企业:可以借助辅助服务市场的力量,优化电网的调度与控制。例如,通过调频、备用等辅助服务,提高电网的频率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电网的运行风险;通过优化调峰服务的采购,减少电网的备用容量需求,降低备用成本。
![]()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