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宋金泰
导语:
近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快速发展,管理规模突破27万亿元,成为居民财富管理和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重要力量。然而,行业在高速扩张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产品同质化、投资行为短期化、投资者获得感不足、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有待提升等。在此背景下,2025年5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应运而生,旨在通过系统性改革,推动行业从“规模驱动”向“质量引领”转型,构建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以专业能力为支撑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标志着我国公募基金行业进入了一个以回报为导向、高质量转型的新阶段。
政策梗概:
《方案》围绕“优化行业生态、提升专业能力、强化合规风控、服务国家战略”四大主线,提出25项具体措施,公募基金在权益类产品占比、中长期资金配置效率、投资者盈利体验等方面实现显著提升,成为资本市场“稳定器”和居民财富“压舱石”。
1. 优化行业生态:建立市场化准入退出机制,完善费率改革,强化长期业绩导向。基金管理费从固定收费模式向与业绩挂钩的浮动机制转变,打破“旱涝保收”的传统模式,强化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联结。特别是对主动管理型权益基金,管理费率将根据基金在持有期内的业绩相对表现进行分档收取,行业头部机构率先推进,为投资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
2. 提升投资能力:《方案》要求基金公司加强投研能力建设,优化投研资源配置。同时,政策提出构建机构投资者直销平台和《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管理规定》的出台,进一步提升服务中长期资金和养老金投资的效率。支持科技创新、绿色经济、普惠金融等领域,深化REITs等工具运用。
3. 强化合规管理:《方案》从风控、合规、公司治理和文化建设等方面,系统提升行业稳定性和自律水平。包括完善基金经理跟投机制、打击违法违规行为、改革独立董事制度等,为行业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加强销售适当性管理,完善信息披露。
4.在产品结构上,《方案》大力支持权益类基金扩容与创新。通过设立快速注册机制、鼓励指数化和主题化投资、推动基金参与互换便利操作等方式,为权益投资赋能,进一步夯实其在服务国家战略和居民资产配置中的作用。
政策亮点:
1. 重塑行业竞争逻辑:从“规模竞赛”到“能力比拼”
鼓励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利益深度绑定,探索管理费与业绩挂钩的分成机制,打破“旱涝保收”的收费模式,开启买方代理模式;要求机构将投资经理考核周期拉长至3年以上,弱化短期排名压力,引导资金流向具有长期价值的资产,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
2. 破解“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困局
投资者陪伴体系,强制要求机构建立覆盖投前、投中、投后的全流程服务,通过投教内容、定期诊断报告等方式提升持有人体验;个人养老金账户对接,优化养老目标基金设计,提供税收优惠与自动调仓功能,助力长期资金沉淀。
3. 创新驱动与开放协同
REITs市场扩容,明确公募基金作为REITs主力发行方,支持保障性住房、新基建等领域资产证券化;跨境产品布局,推动港股通ETF、QDII产品创新,助力投资者全球化资产配置;数字化转型,鼓励运用AI投顾、大数据风控等技术,提升服务效率与风险管理能力。
4. 强化行业治理与底线思维
“黑名单”与“白名单”并行机制,对频繁风格漂移、违规销售的机构实施分类监管;销售佣金透明化改革,禁止渠道通过尾随佣金等不当激励手段扭曲销售行为。
发展机遇:
《方案》的实施,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些机遇不仅体现在行业自身的转型升级上,更在于其对实体经济以及投资者的深远影响。
1.公募基金行业转型升级的机遇
浮动管理费制度的推行,将彻底改变基金公司“旱涝保收”的传统模式。这一改革将促使基金公司更加注重投资业绩和投资者回报,从根本上提升行业整体的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基金公司需要通过优化投研团队、提升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能力,来实现与投资者利益的深度绑定,从而推动行业从“重规模”向“重回报”转变。
方案提出推动权益类基金的扩容与创新,实施股票ETF“5日快速注册”机制,这将为基金公司带来新的业务增长点。权益类基金的规模提升不仅有助于优化公募基金的资产配置结构,还能为资本市场引入更多长期资金,增强市场的稳定性和活力。同时,创新产品的推出也将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投资需求,提升行业整体的竞争力。ESG主题基金、REITs、养老FOF等赛道迎来爆发窗口,具备特色策略的中小机构有望实现差异化突围。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国际化进程加速,公募基金行业也需要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方案的实施将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在治理结构、投资策略、风险管理等方面与国际接轨,提升行业的整体水平。通过优化运营模式和提升投资能力,公募基金将能够更好地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吸引全球投资者,海外市场的拓展也将为公募基金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创新空间。
2.实体经济的机遇
公募基金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机构投资者,其投资行为对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随着权益类基金规模的扩大和投资策略的优化,公募基金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在资本市场中的“压舱石”作用,引导长期资金合理入市,减少市场的短期波动,增强资本市场的韧性,支持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公募基金通过投资优质企业,能够为实体经济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促进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方案的实施将进一步提升公募基金在服务国家战略、支持实体经济方面的功能,推动金融与实体经济的良性互动。例如,通过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的投资,公募基金可以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为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方案支持科技创新,通过科创板主题基金、硬科技ETF等产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卡脖子”领域,从“资金供给”到“价值共创”;新能源、碳中和相关基金加速落地,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基础设施REITs为地方政府化解债务、提升投资效率提供市场化解决方案,盘活存量资产。
3. 优化投资者回报机制
方案强调建立基金公司收入报酬与投资者回报的绑定机制,这将从根本上解决“基金赚钱基民不赚”的问题。通过浮动费率制度和长周期考核机制,基金公司将更加注重投资者的实际收益,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和满意度。这不仅有助于增强投资者对公募基金的信任,还将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市场,扩大行业的资金来源。公募基金将提供涵盖股债、商品、海外资产的全谱系产品,满足不同风险偏好需求;养老金、保险资金等长线资金入市,有望提升A股稳定性,降低个人投资者波动损耗;智能投顾、低费率指数基金等创新,让中小投资者享受专业资管服务。
结语:
《方案》的出台,标志着中国资管行业进入以“规范、专业、普惠”为核心的新发展阶段,为资本市场深化改革与居民财富结构优化注入强劲动力。未来,随着政策细则的落地与市场主体的协同发力,公募基金有望真正成为连接居民储蓄与实体经济的“桥梁”、平滑市场波动的“稳定器”、助力共同富裕的“助推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价值,以高质量发展书写资管行业新篇章。
![]()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 (京ICP备2023005456号-1 | 京公网安备110102004613号 ) 《中国科技投资》杂志社官网上的部分内容来自相关部委网站,如果您认为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 1227252578@qq.com 】我们会尽快处理。 声明:本站严禁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网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Copyright© 2013 Comsenz Inc. |